职称评审真的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吗?
更新时间:2023-03-10 14:45:03 【
关闭】
分 享:
说到职称评审,很多老师心里都愤愤不平,许多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屑于走人情线路,所以,无论教学质量有多好都无缘晋级,而教学能力一般的想进晋级,就要走人情线路,只要做足了功夫,跑够了人情,就顺利进级。从这也能看出,职称的高低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工作量的大小,但却能实实在在影响每个老师的工资。
很多人都觉得职称评审是对教师的一种社会歧视,前些年,长期不带课甚至一辈子不带课却能评高级的教师比比皆是,虽然近几年这方面管控的严格了一些,但是教学成绩一般却能评上高职称的教师依然很多,职称的差距在工资上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每次“普调”都会进一步拉大这个差距。以前工龄很长的老中级教师的工资会高于新晋的副高年青些的教师,但现在很难。比如“普涨”六百元,中级能占平均数六百元,副高就一千元,正高一千五,初级却只有四百,表面上说是平均普涨六百,可是各职级的涨幅差距却让人揪心,就连一些高级职称的老师对工资这种涨法都不赞同。
如果是以教学水平来进行教师的职称评审的话,那么不同职级的教师在工资水平与工资涨幅上有区别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可是一旦职称的晋升带上了“人情”这一现象,那就显得有些鸡肋了,如果这一风气不加以改正的话,那又有多少老师愿意将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呢。